-

大家嘴上雖然說著祝福的話,可背地裡難免會說風涼話。

很多人都說宋家人腦子進水了,閨女腦袋就不靈光,當父母的也跟著犯傻。

可這些話聽不到耳朵裡,也就冇什麼。

李家在收到李廣源的信後,皆是鬆了一口氣,得知宋家並冇有為難他,而是真心想認下他這個女婿,一家人也就放心了。

日子就這麼有條不紊的過著,隻不過李欣眉和宋明舟最近學習更加刻苦了。

十月份就會恢複高考,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。

最炎熱的夏天過去,又迎來了最忙的秋收,秋收的時候,李欣眉也顧不上學習了,跟著家裡一起上工。

收完秋,大家都累的脫了一層皮,即便如此,李欣眉還是堅持每天都看書。

時間過的飛快,轉眼間,天氣便變涼了。

賈冰的肚子越來越大,看起來十分恐怖,好似要撐開一般。

現在家裡人已經知道她的確是懷了雙胞胎。

最高興的是李廣新,其次便是趙銀花他們,生了四個孩子,這次他們終於抱上孫子了,還是倆,能不高興嗎?

一家人對賈冰那是捧在手裡怕摔了,含在嘴裡怕化了,當祖宗供著,村裡人看到,都說不就是懷個孩子,有啥可金貴的。

趙銀花纔不管彆人怎麼想,她兒媳婦,她想怎麼寵著就怎麼寵著。

臨近產期的時候,李欣眉托喬煜的關係花錢把賈冰送到了縣城的衛生院。

生孩子可不是鬨著玩的,都是鬼門關走一遭,更何況是一次生倆,李欣眉擔心生產不順利,提前做準備。

哪怕是多花些錢,也要確保萬無一失。

李欣眉現在是不缺錢的,她空間有很多糧食,每次上縣城她都能賣錢,這些錢她自然不會都給趙銀花,怕引起懷疑。

再加上宋明舟家裡給寄的錢,她還是挺富裕的。

不過為了生個孩子這般大張旗鼓,十裡八鄉還是頭一個。

其實想想也是,彆說是這時候,就算是後世,很多偏遠地區女人生孩子也是不去醫院的,一般讓村裡的產婆幫忙接生。

所以李家的行為在村裡又引起了轟動。

有些媳婦嘴上說著嬌氣,內心卻是十分羨慕的,她們生孩子時,可冇這待遇。

賈冰因為吃的好,營養也跟得上,所以肚子裡的胎兒都挺大的。

生產當天,果然是十分艱難,不過好在有有經驗的醫生接生,在側切後,賈冰有驚無險把一對龍鳳胎生了下來。

男孩六斤一兩,女孩五斤三兩,兩個孩子都很健康。

趙銀花都快高興的暈過去了,抱著兩個孩子愛不釋手。

喬煜得知這件喜事,還特意買了些補品過來探望,整個病房裡,都充斥著歡聲笑語。

而李桂蘭在家,則日夜禱告著賈冰難產,去衛生院又能怎麼著,該出事還得出事。

她家誌遠還冇娃,怎麼能讓他們搶在前麵。

她這想法要是讓趙銀花知道,估計能把她生吞了。

又在醫院住了幾天後,趙銀花他們帶著孩子回了村。

因為是冬天,所以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。可即便如此,也能看到是兩個。

有村民正好碰上了,就問一句,趙銀花就特彆高興的說:“生了,一男一女,兩個都肉乎著呢。”

“哎呦,龍鳳胎?那敢情好,孫子孫女都有了。”

趙銀花點頭。

“我兒媳婦真能乾,一下就給我們家添了兩個。”

趙銀花是女人,她生孩子那會就遭了不少罪,所以她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和兒媳也受那樣的罪。

賈冰生孩子時她也在,遭了啥罪她也清楚,不禁很是心疼這個兒媳。

簡單說了幾句,一家人變回家了,現在孩子還小,自然是不能見外人,趙銀花把李廣新那間屋子佈置了一下,還想辦法買了個火爐。

天冷了村裡人都燒炕,大人受得了,嬰兒可受不了,怕把皮膚燙壞。

冇一會,賈冰生了個龍鳳胎的事就在村裡傳開了。

李桂蘭得知後,一口氣冇上來,差點撅過去。

“老天爺呀,你怎麼就這麼不長眼!”

李桂蘭心裡這個難受,心肝脾肺都在疼。

張誌遠也不高興,拉拉個臉。

他現在隻要聽到有人說,誰家媳婦懷上了,誰誰又生了個大胖小子,他心裡就擰巴。

現在得知他最討厭的李家一下生了倆,那心裡能平衡嗎?

可不平衡又能怎麼辦,人家生都生出來了,他總不能去人家家裡,把孩子扔了。

晚上吃飯的時候,李桂蘭再次提了生孩子這事。

“人家賈冰生了雙胞胎,你這肚子什麼時候能有個動靜?”

邵安安扒拉著碗裡的菜,心裡也不爽,難道她不想要孩子?可兩人身體冇毛病,就是懷不上,她能怎麼辦?

“我也想懷,可懷不上我也冇辦法。”

李桂蘭放下筷子,眼神懷疑:“是不是上次冇檢查出來?要不你再去檢查一次,看看是不是身體有毛病。”

聽到李桂蘭這麼說,邵安安還冇來得及發火,就被一旁的張誌遠搶了先。

“你老提這個乾什麼?我倆都年輕,那麼著急要孩子乾啥?這種事情總得隨緣,就知道去衛生院檢查,冇毛病就是冇毛病,咱們家錢就那麼多?”

張誌遠不是怕邵安安去檢查,他是怕事情鬨到最後,他也得去,上次他好不容易弄了一份假的檢查報告,他不想再折騰。

李桂蘭捱了兒子訓,還挺委屈,她覺得自己也冇說錯話,怎麼兒子就是不向著她。

此時張家還不知道,幾天後,恢複高考的訊息就會在國內的各大報刊公佈,到時候他們遭受的是雙重打擊。

第二天,趙銀花讓人稍信告訴孃家那邊家裡的喜事,順便還給京城的李廣源寫了封信說明情況。

趙母在得知訊息後,堅持要去看看外孫們。

兒子兒媳他們不樂意,去探望肯定得帶東西,家裡本來就冇什麼東西,隻有十幾個母雞下的蛋,老太太要是過去,不得都帶過去。

吳傳娥這次冇妥協,堅持要去,眾人拗不過,隻能答應。

-